目前,防水設計對圖集中標注的防水材料特性、施工特點了解的相對比較少,設計方案適合于常用工程并符合設計要求,但不一定適合特殊的工程。由于設計的欠缺導致正在施工或已竣工的工程發(fā)生滲漏的現(xiàn)象不可忽視。
例一,某建筑工地占地約1萬m2,地下一層為商場,地面為景觀廣場。發(fā)生設計方案為2.0mm后聚氨酯防水涂料與1.2mm厚聚氯乙烯防水卷材復合防水。設計圖紙上不僅沒有標明防水材料型號,而且沒有按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《地下建筑防水構(gòu)造》要求標明卷材應為耐根穿刺防水卷材,導致工程實際選材時自由發(fā)揮,使施工單位有可乘之機,而監(jiān)理單位只看產(chǎn)品名稱對就認可,于是該工程采用了Ⅰ型單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和普通聚氯乙烯防水卷材。
例二,某排洪、排污河渠構(gòu)造為地下一層,暗涵長300m,寬2.5m,高5.0m,地下二層為停車場。排洪、排污河渠的底面和側(cè)面1.8m以下防水設計為3mm+3mm聚酯胎SBS防水卷材,1.8m以上為單層3mm聚酯胎SBS防水卷材,且防水卷材為外露。從施工檔案資料來看,所用聚酯胎SBS防水卷材均為合格品,然而該工程運行僅半年就出現(xiàn)大面積的卷材控股、開裂和滲水現(xiàn)象。
從以上2項工程實例來看均為設計不夠嚴密,例一為設計方未標明防水材料的型號和特殊要求;例二為SBS防水卷材使用部位不當,因排洪、排污渠中的水位動態(tài),流速處于紊流狀態(tài),對外露的防水卷材形成剪力和重力作用,在水流的拉剪力沖擊下,卷材搭接處容易開裂,進而因水進入卷材后重力將立面卷材垂直拉下,導致防水卷材完全失去防水功能。
以上2例說明作為一個優(yōu)秀的防水設計師,首先要對各類防水材料的防水特性與機理以及材料適合使用的場所、環(huán)境與條件進行充分的了解和必要的論證,并對具體工程的實際施工環(huán)境有充分的認識。